对国家资助的感恩

  作者: [字体: ]

8月27日,在教育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王旭明指出,最近有一个讨论,有一些困难学生在获得好心人资助了以后,没有去报答、没有报恩,有些好心人断绝了对他们的资助,很多媒体进行了讨论。王旭明称,这正说明了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效果是最好的。(8月28日中新网)

 

王旭明介绍,教育部在8月15日到9月15日这一个月开通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热线电话,今年在8月初教育部还下达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成立县一级资助困难学生的机构,主要负责完成生源地学生的助学贷款工作和生源地学生助学贷款后的管理工作,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助学管理工作和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等等,采取这样一些新的措施,推进国家资助困难学生政策的落实。

 

王旭明还举例加以说明,比如说河南省今年应计划发放国家助学贷款6亿元,凡是在河南就读的本科生和专科生、研究生和第二学位的困难学生都可以获得国家贷款;每个学生贷款总金额可以达到6000元。辽宁省30所公办高等学校都成立了有学校主管领导负责的学生助学贷款工作组的组长。大连市除了国家政策资助以外,还专门由市财政拨了近300万元专门资助困难学生。等等。

 

以上是王旭明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主要意思,我实在看不明白,王发言人一直在表达的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效果是好的与受助学生不感恩有什么因果联系,难道说因为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效果是好的,受资助学生考虑即便可以不受个人资助也可以得到国家资助,所以可以不感恩?

 

我也不知道,王发言人说的这番话会对社会和那些受了资助而没有感恩的学生产生何种影响,但是,我相信教育部发言人的这番话肯定会产生影响。几日前,王发言人在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受助资格后,同样是以教育部发言人的身份提出,受助生不感恩民间资助可附加条件。其实,这本身就意味着教育部也知道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不难理解,民间资助者并非真的是为了得到感恩才去资助那些贫困学生?仅是因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才让资助者真正“寒心”“痛心”,归根结底,谁的责任?教育。

 

王发言人所说的国家资助拿的不是哪个个人的钱,是国家意思的表达,或许不带有某些人或个别人的感情,因此学生拿了钱上了大学需要向哪个个人表达感谢。但是因为国家贷款是要学生去偿还的,所以大学生们会认为那是国家应该的。我也觉得,王发言人所说的这番话,即便国家资助做的再好,那也是应该的。何况还有没做好的地方,如果真的做的很好,还要民间资助干嘛?

 

特别是王发言人认为学生受资助不感恩说明国家资助效果好,我就更不明白了,难道因为你资助的好,便是学生受民间资助不感恩的理由。有没有想过学生为什么不会感恩?教育的失败,教育者的失败,教育官员的失败。呜呼,教育部发言人的话让人担忧。


阅读:
录入:windcity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内容查询